地址 重庆市北碚

邮编: 400715

电话: 023-68252538

023-68251231

传真: 023-68252538

邮箱 xbbjb@swu.edu.cn


您的位置: 首 页 > 新 闻 频 道 > 正文
5种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诊疗的专家共识 在《西南大学学报(自科版)》网络首发
发布时间:2020-06-12 16:54:50    浏览次数: 71次

近日,《西南大学学报(自科版)》以网络首发形式,在中国知网发布了我校附属公卫医院(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陈耀凯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吴昊教授领衔撰写的5种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诊疗的专家共识——“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与防治”专题,这是我国学者首次就隐球菌病、肺孢子菌肺炎、弓形虫脑炎、巨细胞病毒病和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等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发布系统性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艾滋病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全球艾滋病人死亡数量达100万人。目前,虽然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广泛应用使艾滋病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严重机会性感染仍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机会性感染包括结核病、隐球菌病、肺孢子菌肺炎、弓形虫脑炎、巨细胞病毒病和马尔尼菲蓝状菌病,分别占艾滋病住院病例和死亡病例的90%以上。在“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陈耀凯教授团队联合全国近20家大型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和30余位临床专家,对除结核病之外的5种高致死(残)性机会性感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性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组织专家分别撰写了5种机会性感染诊疗的专家共识,内容涵盖流行病学、病原学与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抗病原体治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和预防策略等。专家组在组稿过程中力求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我国临床实际,突出新颖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专家共识的发布,是我国传染病防控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将有助于我国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对于实现“降低艾滋病死亡率”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西南大学学报(自科版)》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和CSCD来源期刊,近年来一直努力发挥优势,积极为学校的“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陈耀凯教授团队将其具有创新性的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诊疗的专家共识在我校学报发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具体体现,是对《西南大学学报(自科版)》的信任和支持,对西南大学医学学科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